POINT


===============================================================================



最近小熙發現,很多主管同仁,在管理上,面臨到一些或大或小的難題與困擾。


 


譬如,員工離職的問題、人員招募的問題、工作分派的問題、負面情緒的問題、人員抗壓問題、向心力的問題、責任感的問題、工作技能的問題、無法成長的問題、業績不佳的問題、中秋開發的問題...


 


這麼多的問題,如果沒有獲得根本及徹底的解決,短時間也許可以「頭過身就過」;但長期而言,對於組織,甚或是個人,都是一種不健康的「壞情緒」累積。


 


所以,小熙經過思考後決定,希望逐步且漸進式地,將自己的經驗、觀點及方法論,分享給大家參考。也期待有興趣、有經驗的同仁,一起參與、發表、評論、批判,這樣才能有效學習,共同成長。




===============================================================================


 


要因分析法之---魚骨圖法


 


特性要因圖(Cause and Effect Diagram),為企業最常用來歸納問題點及提出有效解決方案的一種管理模式圖;它也是一種尋找問題的主要原因(要因)、次要原因(箭頭處)及問題點(特性)的圖形。由於其形狀類似魚骨,故又稱為「魚骨圖」,如圖所示。


      


                  


 



當單位部門或是組織發現『問題點』時,即可透過特性要因圖,逐項列出造成問題點的所有可能因素,例如要因1~要因5


 


以門市為例,討論的對象以是全體門市人員為主,但儘量不要有其他非該門市人員加入;原因在於外人過度主觀參與下,可能會模糊了真正的問題點。


 


門市全員在經過討論與分工後將魚骨圖上之各主要因及次要因填入,本辦法的主要功能,是在提出所有問題要因後,逐步產生收斂效果,並逐項地簡化繁多的問題到最小分類。


 


『要因分析法』與『腦力激盪法』剛好相反,前者為收斂法,而後者為發散法;二種方法雖程序、目的各不同,卻也相輔相成,尤其對於企業發掘問題及創新成長管理,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魚骨圖法」的使用步驟


 


.確定問題點


 


也就是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


 


.召集相關人員


 


必須使有關的人員都能參加,一方面集思廣益,另一方面也有再教育的效果,以期能把關鍵因素順利找出。


 


.準備大幅的紙張與彩色筆


 


先在紙中央畫一條較粗的線,之後在右端畫一個指向右方的箭頭,並於箭頭右側寫上問題點。



      

      



.腦力激盪


 


使用的方法如同之前對於腦力激盪的敘述一樣,但依序有兩個目標需要完成:




(1)確定要因,也就是下圖中的黃色方塊部分。要因乃是解決問題的
大方向。


 


 (2)根據要因發揮創意提出各解決方案。


 


.討論分析


 


待大家發言告一段落,再共同討論這些問題點之影響程度,決定各要因之重要程度並經大家認可後,將最具影響力的要因圈選出來。


 


.特性要因圖之製成


 


將經討論確定的要因,依其重要程度依序作成骨幹或細枝,應將同一因果關係者歸於同一分枝。


 


          


 


最後即完成了特性要因圖的創意思考過程



(實例探討,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059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