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測量的,就難以進行管理。


 


在努力澆灌公司的創新之花,希望它越開越盛之前,美國商業週刊建議,從以下三個步驟量化公司的創新力:






 


●【步驟一】


 


了解公司目前擁有那些創新資源


 


1.資金


公司擁有多少研發、設計、執行的經費?金額是否足夠?


 


2.人才


不可或缺的關鍵員工有誰?公司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團隊,從頭到尾都參與創新的程序。


 


3.點子的來源


例如,公司可以制定一套篩選點子的系統,專門處理員工提供的意見,因為看得見過程與結果,員工的參與意願會提高。


 


4.能力


知道公司有能力做什麼,以及沒有能力做什麼。


 


 


●【步驟二】


 


制定一套創新的程序,這個程序必須能夠被重覆執行,程序應該包含幾個部份:


 


1.新產品上市所需的時間


美國知名的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針對二百多家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新產品上市所需的時間,是公司測量創新力最有價值的標準。公司應該找出,為何某些新產品能夠成功迅速上市,將箇中的原因複製。


 


2.新產品需要的人員與計劃


新產品後期的發展,奠基於前期的品質,因此從一開始就要注意,投入的人


員與計劃是否足夠和完整。


 


3.里程碑進度


創新計畫應該分成幾個階段,而且要如期完成各階段。


 


4.風險評估


每家公司能夠接受的風險程度不同,了解公司的容忍度何在,否則創新的結


果可能只是白忙一場。


 


 


 


●【步驟三】


 


量化創新的結果。數據可以讓公司看到創新的具體成果,將來才能更有效地投入資源,公司可以採用以下幾個衡量方式:


 


1.股東報酬率。


 


2.公司獲得的專利權數量。


這是可以取得的公開資訊,因此許多公司以此為標準,與對手比較創新


能力。


 


3.新產品占營收成長的比例。


這是常常被使用的一個衡量標準。


 


4.創新點子的投資報酬率。


 


5.創新點子的失敗率。


如果失敗率過低,表示公司嚐試的新點子不夠多、願意冒的風險不夠大。


此外,許多公司沒有記錄為何一個新點子會失敗,因此容易重蹈覆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059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