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4年元月出版的一本書,昨天再一次詳讀,仍然有著不同的收穫與體驗。


強烈建議有興趣「領導」與「管理」的同仁,一定要擁有這本書!  ~Richard


==================================================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

遇見QBQ! 大約九個月前吧,有一天在Amazon網路書店查看資料時,剛好看到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一位名為Therese的讀者就某本書所寫的書評中說:「…公司要我讀那本教人家如何提高執行效率的書做口頭報告,但我實在讀不下去,後來找到《QBQ!》這本書,一個晚上就讀了兩遍!結果報告大大成功,我的同事對《QBQ!》的概念都十分欣賞…」


另一位在佛羅里達州一家包裝公司工作的讀者也說:「…《QBQ!》這本書談個人擔當的概念,比一般談執行效率的書要來得深刻!很多很忙、沒時間或不喜歡讀太多書的經理人和上班族應該都會喜歡《QBQ!》…」陸續還有好幾位意見相近的評語,都提到《QBQ!》這本書。這讓人十分好奇,《QBQ!》到底是本啥樣的書?終於看到這本書時,我嚇了一跳,因為原先先入為主,認定這樣被讀者推崇的一定是本很厚重的書,沒想到正好相反,《QBQ!》是本輕、薄、短、小的書。


懷著半信半疑的感覺開始讀這本書,但才讀了幾頁,我就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讀者對這本書的內容感到心有戚戚焉了。


作者約翰o米勒一開頭便談到個人擔當的問題。他寫到:「一次我在加油站的便利商店,想找杯咖啡喝,當時咖啡壺是空的,於是我跟櫃臺後的先生說:『抱歉,沒咖啡了。』他指著距離不到十五呎的同事說:『咖啡歸她部門管!』」米勒大為感嘆:「部門?在一個跟我家客廳同樣大小的路邊加油站?」接著他再舉了幾個例子:


某班越洋班機上,空服員透過對講機說:「各位旅客,由於餐點部送錯片子,我們將無法為您播放原訂的影片,敬請原諒。」


披薩外帶店顯然漏掉了他們點的餐,米勒只好踱著方步等待,飢腸轆轆的家人則待在車上。就在此時,櫃臺後的年輕人出其不意地說:「嘿,別怪我,我才剛換班哩!」


我們常聽到:「不是我的錯」,「不干我的事」或「不是我的問題。」等類似話語。米勒深有所感,於是寫下這本書。


他說,這本書是寫給曾經聽過以下問題的人看的:


「這工作歸哪個部門負責?」


「他們怎麼不溝通好呢?」


「誰該為這些失誤負責?」


「我們為什麼得忍受這一切改變?」


「什麼時候才有人來教導、訓練我?」


米勒說,以上問題看似天真無邪,卻暴露個人缺乏責任感(他稱之為「個人擔當」),並直指當今許多問題的核心,是「問題背後的問題」(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QBQ)。


米勒指出:把腦筋轉個一百八十度,多問些與個人擔當有關的問題,才是改善組織、改進個人生活最有力也最有效的事情之一。Amazon.com的幾十位讀者就接收到米勒的號召,紛紛寫下這本書如何影響他們的各種想法。


事實上,無論你身處大企業、小公司或單純自己開家小吃店、擺個小攤,如果你經常埋怨:為什麼工作經常出錯出狀況;又如果你經常懷疑:為什麼現在社會上許多人唯一還會做的,好像只是把手指向別處,為自己的問題、行為和情緒而怪罪東、怪罪西?那麼,也許你可以看看《QBQ!問題背後的問題》這本書,思考一下所有「問題背後的問題」!


在《從A到A+》(Good to Great) 這本書裡,作者柯林斯 (Jim Collins)經過嚴密論證之後得到的其中一個重要結論,就是任何成功的組織,首先都需要找對員工,因為「對的員工」才會做「對的事情」。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談的就是如何成為一位「對的員工」。而就算景氣再差,「對的員工」永遠都受歡迎,不怕失業!


==============================================================================


內容簡介


    在目前的企業文化中,缺乏個人擔當是滿普遍的問題,諉過、抱怨與拖延到處可見。欠缺個人擔當的組織或個人,將無法達成目標、無法在市場上與同業一較長短、無法實現願景,更無法讓個人和團隊更上一層樓。作者米勒提出解決的方法,要我們別只是把「團隊合作」掛在嘴邊,而是問:「我該如何貢獻一己之力?」以及「我要如何改變現狀?」


  本書以簡明有趣的故事與易讀的篇章,教讀者藉一種實用的方法,將個人擔當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執行的結果是驚人的:問題獲得解決、內部障礙消彌、服務改善、團隊精神增長,以及應變能力的增進。


  對於想學習、想成長、想改變的人來說,本書提供絕佳的資源,無論任何人,只要利用這套工具,都能為組織與個人生活提升可觀的價值,方法就是消除諉過、抱怨與拖延,切實執行QBQ的服務精神。


QBQ 佳句分享


●QBQ的精髓是:藉由提出更好的問題,當下做出更好的抉擇。


QBQ的基本概念:每個人都有自由做出更好的決定,並且為自已的決定負責。


任何人永遠都有選擇的餘地。請做更好的抉擇。


QBQ的指導原則:


==========================================================


1、以「什麼」或「該如何」這兩個詞來發問,而不是:「為什麼」、「什麼時候」、或


     「誰」。


2、包含「我」字在內,而不是「他們」、「我們」、「你」或「你們」。


3、把焦點放在行動上。


===========================================================


都是拖延惹的禍:讓我們在事情還不嚴重時,就把它處理掉吧!


創意是跳脫框架思考=>創意是在框架之內成功。


QBQ:在現有的資源下,我該如何闖出一番成就?


推銷的基本功夫:早起、和潛在顧客聯繫、讓客戶相信產品和服務的價值,追蹤後續發展。


組織和生命的基本原理:老東西才是好東西。


日復一日地練習「個人擔當」這類基本功。


有擔當的人責怪誰呢?誰都不怪。包括自已在內。


我們全在「同一個」團隊裡,如果我們經常爭吵、抱怨、推拖、對抗,只會內耗組織的生命力,你願意看到這種現象嗎?


別把注意力擺在障礙上,讓我們努力充實自已。


如果你想贏,別抱怨那虎無法掌控的事。


一次做一個選擇,是「個人擔當」改變世界的方法。


主人精神:承諾用自已的智力、心力和勞力解決問題,而且不再爭功諉過。


隊友就是把你看透以後,仍然覺得你是很好的人。


讓我們欣賞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與優點。


你我無法改變他人,也往往無從控制環境與結局,我們真正能掌握的,唯有自已的想法和行動。


我只能改變自已。我不再試圖改變他人。


「言行合一」的定義:藉由說到做到,達到心口合一的境界。


相信,否則就離開!


問問自已:如果組織不再是我們達成人生目標的媒介,那又何必要繼續待下去呢?


做榜樣是你我的責任。


QBQ的終極目標就是「行動」!


實踐個人擔當的方法:先修鍊自已的想法,接著問比較好的問題,最後付諸行動。


即使行動導致錯誤,卻也帶來了學習與成長。不行動則是停滯與萎縮。


行動的結果是解決。不行動充其量維持現狀,讓我們活在過去。


行動需要勇氣,不行動往往表示恐懼。


行動建立信心,不行動助長懷疑。


領導是無時無刻修鍊自已的想法;領導是實踐個人擔當,決定做出正向的貢獻。


只要用領導人的角度思考,每個人都可以是領導人。


謙遜是領導的基石。


QBQ不是服務他人,而是「不服務」任何人。


領導者並不是問題的解決者,而是問題的給予者。


讓屬下面對問題,思考自已的解決方法並採取行動。


QBQ的精神是「個人擔當」:


別再有「小媳婦」的心態,別再拖延或怪東怪西。


我只能改變我自已!


當下就去執行!


學習是把「知道的」轉化為「行動」。


學習是一種改變。


如果我們選擇不改變,表示選擇不學習。


「重複」是學習的動力,所以請再讀一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059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