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導力:教導的四不原則


     教導對教練而言教導是一項甜蜜的負擔,在過程中雖然勞心勞力但是能看到受教導者成長卻是莫大的喜悅,常常在看到成果時就忘卻過程中的辛勞,也因為這樣常會誘使教練在教導中過度的投入,強烈的主導,完全掌控整個教導過程,變成「以教練自己為中心」的教導工作,而沒有掌握「以受教導者為中心」的基本原則,變成為追求教導「成效」而教導,忽略受教導者個人真正成長的情事發生,喪失了教導的真正目的。要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教練要特別注意教練的四個禁忌。

 不揠苗助長

     教導是一個的過程,即是過程就有其必要的程序,這些程序是為了確保受教導者能夠透過教導而有有成長和進步,所以教練在做教導時務必要遵循教導的步驟,若是受教導者個人的資質較好時,可以適度地調整每個步驟的時間,但是不要為了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因為這樣的教導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教導的重心在受教導者本身自我察覺,當他愈能看清自己的問題和障礙時愈能有效的去解決它,教練要有耐心與他共同成長,不要試圖揠苗助長。

 不越俎代庖

        進行教導時要啟發受教導者的責任心,協助他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從各種可能的對策來做選擇和執行,在教導過程中教練可以儘量提醒他要注意的事項、要克服的障礙,讓受教導者親自去思考、探索和面對,把達成教導目標的責任回歸至他身上,千萬不要代替他去解決原屬他本職內應該做好的事情。教導唯有在受教導者體認到這份責任心時才能產生長久的效益。

 不加入個人的好惡

     團隊的組成是多元的,主管不見得會喜歡每個人,尤其是成員的不佳表現會造成整個部門的團隊績效時,就難免對某些成員會有厭惡的情形產生,教練在做教導時一定要先排除這種好惡的心態,當你無法完全接納這個「人」時,是無法進行有效教導的。當你不是真心的想教導對方時,在教導過程中就容易去否定對方的意見和能力,有時會不自覺的表現出不耐煩、不想去聽對方的話語,而想儘快運用自己的方式來完成教導工作甚至是不認同這項教導而想儘快結束教導工作,忘記了教導的意義。其實,教導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受教導者很快就會感受教練的言行差異,察覺出教練不是真正為自己的成長來做教導的,很快就會對教練失去信心,一個雙方無法建立信任的教導是經不起考驗的。

 不好高鶩遠

     教導就是人才栽培的農業,需要營造合適的環境、給予必要的養分,協助其逐漸的成長。每位教練都要有這樣的農夫精神,對於教導的工作不要好高鶩遠,要有效的掌控教導的時程,深入了解受教導者的身心狀況,在協助設定教導目標時一定要務實,考量到受教導者的能力,因應不同的狀態設定階段性的目標,以分解目標的方式來來取代一步到位。

     教導的目的是增強成員工責任心,提高生產力,教練要謹記將教導的重心放在受教導者本身的需要上而非教練自己的欲求上,時時以「四不原則」作為教導的準則,才能創造出教導的真正價值。(本文原刊載於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059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