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湖濱散記--民生篇後續


 


中國孔夫子有言:[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何解; 當一個人能稟除[老大心態], 勇於投入這個無窮契機的想像空間時, 這輩子就算沒有白活了.

 

現代人終日操勞, 究竟在做些什麼, 僅僅是為了三餐嗎? 那山頂洞人是靠什麼果腹的呢? 也許該去跟他們借本食譜, 看看能不能簡化我們的生活.

 

既然我們的生理系統並未進化到跟這些老祖宗南轅北轍的地步, 那我們憑什麼就需要這麼精緻的食物才能滿足呢? 說了半天, 到底哪些東西才算是妳我的日常必需品? 也就是說有那些是北京猿人和現代人類都共同需要的補給品? 不用說; 民以食為天, 當然是食物啦!

 

說到這裡, 我們不妨拿自己跟大自然的飛禽走獸來比較一下, 牠們需不需要肉塊再加上一瓶陳年葡萄酒, 顯然不必這麼麻煩,一大片草原再加上雨水的滋潤, 就足以養活成千的牛群, 當然; 牠們也需要有個避風雨的場所, 不過這通常只是一片森林或山洞不需要什麼鋼筋水泥.

 

換句話說, 這些大小生物們要的 只是食物跟棲身的處所, 沒聽說牠們要穿衣服的, 相形之下, 人類就難伺候得多啦, 衣服要穿明牌的甚至還得有燃料來烹煮與禦寒, 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達爾文表示他在探險時曾目睹一件奇聞, 他和同伴全身裹得密不通風的還得取火來驅除寒意, 結果呢 在山頭的另一端有幾個光溜溜的土著卻熱得汗流浹背, 看得達爾文她們嘖嘖稱奇.

 

這麼看來, 文明究竟是進化了呢? 還是倒退了?

 

德國的化學家萊比錫, 對此有獨到的見解, 他認為如果把人體比喻成火爐, 那我吃進去的東西就形同燃料, 經過在胃部的內燃後就可以維持一定的體溫, 這說明了何以我們在冬天的食量會比夏天來得大一些.

 

正由於人類是恆溫動物因此內燃的速度過快也會出問題, 比如生病 或甚至一命嗚呼.

 

由此觀之, 所謂生命, 所意味的應該就是[體熱], 人死後就只剩一具冰冷的軀殼罷了. 而前述的所有民生必需品都是為了來維持一定的體溫, 食物只是燃料, 而鑽木取火也是為了烹調或是取暖, 甚至連衣服和房子也都是為了保暖, 沒有這些[種種] 你就沒有生命跡象.

 

沒錯, 每個動物都需要維持體溫 人類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過還發明了什貂皮大衣` 羽毛被之類的奢侈品 ,這麼一來 又有很多小動物要倒楣了. 不過有錢人在覆上一件貂皮大衣之後可能還在哇哇叫, 巴不得能搬到赤道圈上的小島來避寒.

 

這說明了為何人們通常中意陽光帶, 因為太陽是取之不盡的天然燃料, 可以穿的涼快點, 一座簡單的茅舍就可以充當別墅, 甚至爬上樹來摘個椰果就可以祭五藏廟了. 嗯,這主意是挺好的, 但我想靠著斧頭` 剷子和簡單的工具來[白手起家], 別懷疑, 即使在森林我依然是手不釋卷的.

 

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 但只要自得其樂, 看看那些市儈的商人因小失大, 奮鬥了大半輩子也不過是圖個一時溫飽 ....喔, 應該說是過度的溫飽 ,怎麼說呢? 吃的太飽` 穿得太暖` 住得太好....腦滿腸肥之餘, 結果是把自己給蒸熟, 反而少活了好幾年.

 

怪哉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科技的進步確實使得人們從需要階段演化到安適階段 ,許多人因而沾沾自喜的說這是文明的果實 , 應該說是苦果吧! 因為這些奢侈品只是把一個人的肉體給寵壞了, 無助於心靈上的提昇.

 

當然, 世界上還是有許多不尋常 [哲學家] 在過著極為清苦的生活, 在中國 `印度` 阿拉伯乃至於希臘都不泛這樣的苦行, 他們的信念無非是追求簡單的生活.  因此, 雖然物質生活極為匱乏精神生活卻令人稱羨.

 

要做個哲學教授並不難, 只要會紙上談兵就夠了. 但要有資格擠身[哲學家]的行列就難如登天,因為他們必須有本事去克制自我, 不會盲目的跟凡夫俗子來競爭奢華, 這些大人物往往是走在時代的先端所有重大的思想革命都是由他們帶領發難的.

 

他們的物質生活看似貧血, 但又何以能在文明史上扮演著火車頭的重要角色, 相形之下, 你我飽食終日又有何成就可言.  想像一下, 當一個人[衣食無虞]之後下一步是什麼? 跟 別人比綽嗎?

 

古人說得好:[ 飽暖思淫慾, 饑寒起盜心], 因此中庸之道是最佳選擇.

 

我想人在免於露宿野餐之後的工作就是往下紮根, 多投資點時間與精力 來灌溉心靈花園的種子.

 

當然, 若是一個人能真正做到[知足常樂] 那是最好, 因為無論他此刻是身居皇宮大內還是露宿街頭也都能隨遇而安. 比較棘手的是那些汲及於名利卻又永不知足的貪心鬼 ,他們處心積慮為自己量身訂做了一副純金打造的手銬腳鏈, 這又是何苦來哉?

 

*就敘述至此.有興趣的人就自行購買閱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059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